副食品之路的艱辛除了食材&餐數&餵食順序之外,
最需要花錢買經驗的就是工具啦!!!!!!
因為網路上很多人推推的不一定真的好用,
而且每個小孩嘴巴不同.食量不同.餵食速度不同,
每個阿母的手殘程度不同.記性好壞不同.廚藝熟稔程度不同,
(我本人就是屬於手殘.記性差.不擅廚藝的那一類)
所以除了多買多試之外,真的別無二法呀!!!
1.大同電鍋
我想這東西應該每個阿母都會有,就無需贅述了
我買的是桃紅6人份的,
但是如果位置夠大,我想10人份的也許更好,可以一次煮多一點東西吧!!
左邊那個箱子裝的全部都是天哥吃飯的傢伙!!
天哥剛出生時裝奶瓶,現在裝副食品相關用具非常經濟實惠!!
因此奉勸各位新手媽媽,奶瓶專屬收納架不需購買,
花個幾百塊買這種便宜又大容量的碗盤收納箱就好用到翻跟斗了!!
2.Cuisinart HB-154PC1 (CSB-77) 攪拌棒
此項工具也是眾阿母們大推,
我在拍賣買水貨,含運不到兩千元~
而且賣家可負責後續保固事宜!!
一開始天哥吃得少,我覺得很好用,
尤其是打米糊,30秒就完成~
只是即使打30秒,手居然就開始有點小酸!!
因為這玩意真的是有重!!!
(請相信在公關公司工作六七年的打旺並非雙手無法舉重物的女子)
接下來天哥食量和食材種類都開始增加後,
每次打泥都打到很想摔杯子!!!!
不是這玩意不好用,
而是如果可以重來,我應該會直接選Super mum調理機!!!
3.濾網
朋友之前送的副食品調理七件組,我只用了濾網和湯匙,
因為要我在那邊用手工磨泥榨汁,我應該會直接累死在廚房!!
濾網也是只有一開始餵副食品時有在用,之後也懶得管啦!!!
因為真的不是每樣食材都可以打到毫無渣滓,
而且天哥的吞嚥能力也有在進步!!
4.鋼杯
副食品可以用微波.電鍋.隔水加熱等方式回溫,
一開始我是用電鍋加熱,
雖然很方便,但我發現碗裡的泥很容易火山爆炸!!
所以我選了最原始的方法,就是用鋼杯隔水加熱~
雖說真的滿麻煩也費時的,但看著冰磚默默融化也是一種成就感!!!
(沒辦法,阿母只能從這種生活小事找樂趣)
5.保溫杯
大家都推膳魔師,我當然就買膳魔師了!!
而且不知道哪根筋扭到,一買就買3個不同大小的!!
現階段出場過的只有左邊和右邊兩個....
左:JBF-270
容量最小(270ml),但口徑最大,是目前用過最多次的,
還沒開始吃副食品前,外出就拿來溫奶,
最多可以放到兩個母奶袋或一個125ml奶瓶嘟嘟好!!
開始吃副食品後,如果是出遠門,就用來熱副食品冰磚,
因為現在天哥吃的量大約在200ml~250ml,
所以如果是會在3小時之內吃的副食品,就會先熱好,再放進去保溫!!
由此可知,雖然容量小,
但好處就是在副食品還沒吃很多時,非常實用!!
中:SK-3000
這是最後入手的,容量為470ml,
當初看中它有附湯匙,而且團購特價,
也不管家裡已經有兩個了,就立馬喊+1!!!!
目前只用過一次,就是為了測試它是不是真的可以把生米煮成熟飯,
結果還真的可以!!
雖然它長最胖,但是口徑比JBF-270 小,和JCG-500差不多!!
右:JCG-500
容量最大,500ml,顏色最美..哈哈!!
這個目前出場過一次,就是前一陣子去清境小旅行,
一樣是拿來熱副食品冰磚的.....
6.保鮮盒
因為目前是採每餐取不同食材的冰磚後隔水加熱,
所以保鮮盒單純拿來存放冰磚,不會遇到需要加熱的情況~
因此我用的是修擱大碗的IKEA 17件組的保鮮盒(149元)!!
大大小小一應俱全,而且還可以層層疊,非常好收納!!
雖然產品標示可以微波,
但我想要給小嬰兒吃的東西還是謹慎點,
如果要微波,還是用玻璃比較好啦!!
7.碗
一開始我是用媽媽們狂推的貝親學習湯碗組(上圖右),
裡面有一個標示到100ml(但如果裝到極滿,應該可以到120ml)的無敵小碗和兩支湯匙,
容量小的好處就是很適合拿來餵第一口副食品,
壞處就是如果和天哥一樣愛吃,這個碗大概兩星期就掰了!!!
當天哥開始爆量時,我就開始survey第二個碗,
因為我實在是不想因為天哥的食量提升,然後一直花錢買碗,
所以我一次就買500ml的回家!!!
而且一定要有刻度!!!
因為我對於天哥每餐吃多少ml的食物泥.喝多少分鐘的奶非常斤斤計較!!!
(算錢有這麼仔細就好了...)
於是anchor強化玻璃量杯就入手了!!!
不買還好,一買才知道這世界上原來有這麼好用的東西...
質感好.外型漂亮.握把超順手.重量也比想像中的輕,而且才兩百多塊!!!
和市面上頂著"嬰幼兒專用"頭銜的碗比起來,真的便宜很多!!!
因此我本人大推!!!
8.製冰盒
市面上製冰盒也是百百款,
花錢買教訓的心得就是:只要有附蓋子,就是好製冰盒!!!
最早入手的是貝親離乳食專用製冰盒,
兩個一組要兩百多塊!!
每格大約可以放15ml左右的食物泥,
初期很OK,但食量開始增加以後就開始有點不敷使用!!!
因此我現在大多拿來裝天哥比較不愛吃的東西,例如菠菜,
就算不愛吃也是要吃!!!所以就每餐加一點~
或是拿來裝新食材!!(因為新食材一開始也不用放太多)
卸冰磚很容易,只要雙手握住兩端,反方向扭轉即可!!
不用時也可以疊起來收納~
再來是阿卡將的製冰盒,1個100ml,共有8個小盒,
盒子上有刻度,只是不知為何50ml那條線感覺很高?!?!
再加一個可以將8個小盒裝在一起的長型盒子,要價三百多塊!!
但買回家後才發現"啊這個長型盒子是要幹嘛??"
所以我重來沒用過!!
卸冰磚不好卸,要稍微加熱再用鐵湯匙挖出來!!
然後是買副食品書送的利其爾卡通離乳食分裝盒,
也是1個100ml,8個一組,我看網路上買七十幾塊而已!!
原本以為贈品應該不會是什麼好東西,
結果好用到爆炸啊!!!
因為蓋子是和盒子連一起的(如同帽T的概念),
所以不會發生蓋子不見的危機,
而且有合理(和阿卡將比起來)的刻度!!!
重點是:卸冰磚超方便!!!
因為是軟的材質,所以只要拗一下底部,冰磚就會掉下來!!!
還有很有名的Brother Max製冰盒,
因為看到很多媽媽推薦,
而且可以將內容物和日期書寫在盒子外,還能組合在一起!!!
於是想沒想就把大的小的一次帶回家!!!
大的170ml*4個,小的40ml*6個,各要四百多塊!!
但用了之後發現幾件事:
1.可以重複書寫在盒子外的原因就是那個字一擦就掉,
所以當我寫上去之後,要拿.要開蓋子之類的,手勢必會碰到字!!
然後字就掉了.手也黑了!!
而且我發現我低估了自己的智商,
因為當冰磚做到一個程度時,雖然很多食材顏色很像,
但只要分門別類置放,其實根本不會搞錯耶!!!
所以有沒有寫在盒子上對我而言...沒差!!
2.雖然蓋子也是和身體連在一起,但蓋子超難開!!
以為說只要在頂部這個圓圓的施力就可以,
但是很容易失敗,搞得一肚子火!!
所以我都是用指甲伸進連結處開蓋子!!
3.底部有一個白色圓圓的軟塞,
原本應該是只要推一下,冰磚就可以倒出來,
但是冰凍以後硬得要命!!!
一樣是要先稍微加熱,讓底部變軟才好推!!
4.我完全不知道組合在一起的好處是什麼???
有誰可以告訴我?!?!??!
最後是大創的附蓋製冰盒,一個39元!!!!
左邊的超好用!!!
一格大約40ml,卸冰磚超級好卸!!
也是左右兩端相反方向扭轉,像擰毛巾一樣!!
右邊的則因為格子形狀太細,
直接倒或是用湯匙挖食物泥進去時都很容易超出格子,
所以已經被收進廚房櫃子深處了!!
所以在實用度和價錢的綜合比較之下,
打旺的推薦度如下:
大創>利其爾>阿卡降>Brother Max
至於貝親則因為容量小,所以不和上述那些放一起,
我個人認為可買,因為初期真的需要這種小東西!!
湯匙&圍兜&餐椅下回再說!!
因為阿母累了!!